本帖最后由 abc 于 2020-6-12 15:36 编辑 : z3 Z8 S8 N* O9 Z. A7 |
* e( ^3 C, O, O% O
重要发布 欧洲空间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合作为其交互式天体图谱平台——ESASky打造简体中文版。现在,包括英文和西班牙文版本在内,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都能用自己的母语使用ESASky。欧空局专门发中文推特感谢了国家天文台和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2 C6 y( ~8 E; R0 @7 p: t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 ~. K: M/ b7 ~8 Q. K
已集成了LAMOST光谱数据的ESASky中文版 / z( P4 Z0 V; z1 A9 _
/ W% }' H9 W. t' f' y% IESASky是一个可以对全天进行全面探索的数据可视化网站。基于互联网应用,用户可以随意放大他们感兴趣的任何天体。这个系统可查看从50多个空间探测任务和地基观测装置收集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的海量天文数据。 ESASky中包含自1978年来收集的50多万幅图像和近950万条光谱和星表数据。这些数据对应着天上30多亿个源,包括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恒星,弥漫在银河系中的星际介质以及遥远的河外星系。ESASky正迅速成为访问空间探测任务和大型地基观测设备所获取的天文数据资源的重要渠道。 ESASky由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空间天文中心(ESAC)科学数据中心(ESDC)负责运行。 ) `" Z. ?8 N' d2 q- D5 ~' X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8 ?6 U! K1 n: @
+ x6 s) z4 s h( |# S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 t- m/ s6 \& ^/ `" G
- ?0 t$ S t+ x9 W1 o# C. Q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7 t. S( l! B0 j) R* D8 g. A. a. F4 z# P/ F8 s, z; @. G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k9 J+ Z2 M+ C6 n
# r4 ~: Z3 D5 [# W3 S0 ~8 q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4 w2 w; A0 d% S5 j% |! _+ b" FESDC归档数据一览
+ f N$ n9 m4 v5 G2 T- k3 b! y7 j4 [; S' }
“天文科学用户一直向我们反馈,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界面来访问所有的数据。”欧空局天文数据库科学负责人Deborah Baines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都在多个波段开展工作,所以他们需要尽可能综合全面的观测数据。然而,他们往往没有时间逐个查询每个数据库来收集数据。他们很希望能够直接使用科学数据。” 传统上天文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别波段,例如,专门研究射电天文学或X射线天文学。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该领域的特定仪器收集数据,以及如何将原始观测数据处理成可使用的科学数据。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随着观测数据越来越多,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正在消失。 “天文学家并不关心数据是来自欧洲空间局(ESA)的空间观测任务还是地基观测装置,他们只希望能够轻松、快速地获得数据。”Baines说,天文学家获取所需数据越容易,他们的研究也就越容易取得进展。 于是,欧空局数据中心团队于2014年初步形成了ESASky的雏形。后续,他们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对该系统进行开发和改造,于2016年首次正式发布。
. \% k) f' ~: E/ S6 E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 o3 ^3 f6 G1 h" S! k
ESDC帮助教师和学生利用ESASky学习天文知识 除了受到专业天文学家的青睐,ESASky也很快成为了业余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浏览”宇宙奇观的重要渠道。去年,普通公众用户已占到了ESASky全部访客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满足移动设备上使用的需求,更好地迎合大众的访问习惯。 ! I+ ]4 O6 L& e- s3 [: m" O' _* Y
+ T* v" K6 _0 A! x1 k# i# B% L6 s6 `
由于ESDC总部在西班牙,团队中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快速将系统翻译成西班牙语。现在推出的中文版本,其翻译工作起因来源于团队每年两次参加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的会议。IVOA自2000年起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天文数据制定互操作标准,让不同天文台和观测任务更容易进行数据互联。"ESASky之所以能如此顺畅地发展,是因为IVOA联盟成员都在使用相同的数据标准。我们可以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并访问他们的数据。"Baines说。 3 T' _' U2 b1 f3 Y# q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 s7 I2 N; W' D& {4 U
IVOA全家福 ESASky团队提出,希望整合来自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数据,中国同行则进一步提议可以将ESASky翻译成中文版本。崔辰州博士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执行主任和中国虚拟天文台的首席科学家。中国虚拟天文台打造的在线服务环境将全球范围内的天文数据等研究资源无缝透明联结起来供全世界访问。崔博士是此次ESASky翻译和数据集成工作的联络人。“ESASky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和天文学家。从天文学到空间科学,从专业用户到教育和公众用户,从基础研究到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它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崔辰州介绍。此次发布的ESASky中文版中已经集成了LAMOST光谱数据,借助虚拟天文台技术更多国内天文观测数据都可以被ESASky访问,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数据的国际显示度。
* |) r2 f( y+ D! }& {
中欧联合发布ESASky中文版
- a, [% T; D# J, }; g; SESDC将China-VO和CAS列入致谢名单 * z1 q4 U; z E
# x; X- v" G Q5 V( v& G4 s1 O. ]5 ]
今后,ESASky团队将从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中国科学院(CAS)以及其他天文数据中心引入更多的数据资源。得益于虚拟天文台的数据协议,现在这个系统不仅可以访问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等地基天文台的数据,还整合了来自NASA空间望远镜米库尔斯基数据中心(MAST)和加拿大天文数据中心(CADC)的数据。 ESDC主任Bruno Merín表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ESASky成为天文学家获取所有数据的入口。” % w g9 k7 N0 Y% }4 `
欧空局专门发中文推特感谢 国家天文台和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6 c$ C* D" f8 yESASky中文版网址 3 z0 T9 n$ l+ S" N3 r5 T" z
https://sky.esa.int/?lang=zh
" @: o0 }9 g# o0 F1 a2 H w/ e2 ?5 S3 H, |, `
$ ~1 O. o2 O" X
, z& R$ p- b, @7 q3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是以国家天文台为代表的中国天文界及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个网络化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平台。它架构在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雄厚的数据资源基础之上,得到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北京科委等机构的资助,以及阿里云、微软研究院、浪潮集团、中科曙光、北龙泽达、锐捷网络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微信公众号ID :China-VO
3 V5 x2 W! _, G5 M) E; Z" B S2 W2 f/ e
: O& L# O4 U. g7 W" W" O. l5 v: n. T9 C5 P" \+ ]! d6 m) r0 T
8 e i& E9 A#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