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9 a5 w$ A: G3 Y6 }! R
/ _3 p9 P6 q8 s) l7 s2 n. l) A( }' n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9 J1 L( I! K! ] a3 S2 J6 J
4 o3 E' n6 u# j* _. F H j; r5 P
! c( Z2 L; j. z6 b1 o7 m* x) E关于新冠疫情,随着北京新增清零,国内关注度持续下降,很多人觉得生活已经基本如常。- a7 G O+ J( f3 N% Y: H" q
8 I0 U1 i# j% m! U8 J" J8 C
. Y- B9 s" y& {# o' ~3 }3 B但事实上,海外疫情每天都有新增,且单日新增屡创新高。全球目前累计已有1210万确诊病例,还在以日均20万的速度飙升。巴西、印度、美国、南非、俄罗斯等国成疫情重灾地。新冠疫情对生活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1 N! v" K! \- Z% v' g: n; t* ]& k- U- j/ Q9 p+ C/ L
! M6 D$ U6 `6 n6 R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很丧的未来,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会陪伴人类到2025年。
% }5 Y( Z+ i8 i$ T/ [
) s* `( ?: [2 N! |
: J5 Z. U( B1 {8 C' A2 L没想到人类还没攻克癌症、艾滋病,而大规模传染病就已经成为新的挑战。潘多拉的盒子打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 R R6 H8 X7 T( k6 }! f: l" \/ h. k6 D+ Z5 o
+ h" a1 g, S, z- f3 J" |9 Z8 y
作者:古大师;本文来源:公众号“麦肯东”(ID:gh_5f469f2c5916)。7 K# e4 \' G; }
$ I, L' `, s6 |- l/ `0 u% Z" Z! ~9 l3 l3 r1 N4 ?# D3 S
........................................
4 `( N6 m7 M) t; d+ B+ f前不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了一篇Science:
9 ]% }" u7 g- R( y8 `8 _ Y( T/ i* @3 b- B& d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 d3 k0 W: x0 r" F8 F我下载了预印版,读完后脑子里产生了比较吓人的想法:新冠病毒可能要陪伴人类很久,很久了……
# t: Z) ?# K: \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会陪伴人类到2025年。
+ S/ p5 \. j: E# {7 B那么,2025年以后人类能摆脱新冠病毒吗?
, k! z# [/ V8 N5 `& v不,只是到时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隔离的生活方式了……
5 S% T$ ?% A" V; E8 y& f; u. v% x, N3 n; T2 ^/ Y
具体来说:7 Q9 I1 @6 v' Y5 e. C
1、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疫苗,作用很可能会非常小!* r. g9 j; [5 @" Z+ O+ L; I# ]$ c
因为人类感染者产生的抗体有效期可能只有40周(<300天),比疫苗的研发周期都要短!
3 S0 z% ?" k, Q- j5 i4 t如果疫苗不能起作用,那么新冠将会变成一个10-50倍致死率的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复爆发收割人头。9 H. @; b+ ~) p& a% @% z
2、未来各国的策略,就是尽可能采用疏离措施,把感染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确保医疗体系不崩溃。+ r. a5 q- w# H
3、新冠会长期成为老年人类的头号杀手,而人类整体的医疗支出会大幅上升,预期寿命会降低。
7 \' z& ?% w$ [- _( h现在看来更可能的情况是:以后的每一年,病毒都会呼啸而来,直到地老天荒.……- {) u6 H! u/ m2 B3 Q1 a" L# D
1 [ `6 S: z4 O1 y9 p+ u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哈佛大学的仿真结果:每一年新冠病毒都会卷土重来: g/ D+ t7 M- f0 a: b8 c, o
' M/ l, D% G+ w; C$ U* h+ X. |- t m5 X0 w; d$ P& y
没想到人类还没攻克癌症、艾滋病,而大规模传染病就已经成为新的挑战……# L# c* L5 |6 ]5 Z, M
这下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了!
2 K$ C6 {0 B6 o. m- ^+ F% d* @
6 U' G* S7 u4 }! U5 @4 C闲言少叙,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篇牛逼闪闪的Science里的到底说了点啥……
# u4 v! g! ]: z; ]: \# V一、论文的思路和方法
. O4 s% f6 _! r这篇paper的题目是:/ L% L+ N/ l. `$ n/ t' ]5 k
: C% Y5 d9 ~9 j" N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 U/ U/ p! R; z0 d' [( w9 `7 f( t翻译过来就是“预测大流行后的新冠病毒会如何传播”。! K( D! b; k: e- M1 C U
顾名思义,论文先假设各国能成功把这波疫情大流行控制住,然后预测未来病毒会如何传播。) X: [' \' O' l; R
注意,这篇文章不是预测最近几个月的感染人数,而是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五年,甚至更长)疫情的爆发情况。
3 F* q4 \/ Z2 h7 j: n果然从视野上,哈佛大学的论文就跟外面那些妖艳的paper不一样!
* k' |; g) b" i2 m- Q6 H
' [- @: N4 x; a+ m& O8 R但是,一个问题是,这篇文章是在3月初就已经发布了pre-print版本,所以数据主要是基于2月份中国、伊朗和韩国的数据,并没有统计之后一个月欧洲和美国那种惊心动魄的大爆发,那么他们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呢?, `! {; e& Z$ C5 r! G3 l' i
因为他们找了其他4种冠状病毒作为新冠的“参考物”。- o; A3 Q5 ]- h( A1 [0 \; b3 X
我来解释一下,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思考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得到一些很难获得的数据。
, Y, \' l7 d6 b% L/ `
, U u5 ~7 p* R+ }6 g/ i# @2 a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参照物进行测量
6 y5 ^: {6 a5 S$ W% x$ W [具体到这篇论文,作者一共找了四个备选的β冠状病毒属作为参考物,它们分别是:
8 v6 e; ?% S4 Y① SARS② MERS ③ HCoV-OC43④ HCoV-HKU1) R4 a9 y9 k$ W- X2 `
SARS的病死率9%,MERS的病死率可达36%,而HCoV-OC43和HCoV-HKU1 则只能引起普通的感冒症状,病死率极低。
, a4 i* ]( d+ t I" _! _0 l
# ~, O% o% S/ ?1 x0 E* g! k用“病死率”和“传染性(R0)”两个指标来描述四种冠状病毒的位置:
4 `+ t* E+ T- u; o0 D% r3 Q8 p1 z( _- r1 A, C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如果看传染性,新冠与OC43和HKU1接近,但如果看病死率,则远远高于后两者
z6 g# k5 e& U/ Z3 R7 _
' a3 \! {0 ], q% B+ i& s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OC43和HKU1的传播情况建立冠状病毒的模型,再模拟预测新冠病毒在未来的传播。/ E% e( q m: c) k, w$ n; w
( H* A/ a! R4 j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在初次爆发后,HKU1和OC43每年冬天都会卷土重来,“群体免疫”并没有什么luan用。
# K9 n3 e1 } S4 x, k* o而同样的剧本,新冠也可能会上演4 S# `* h: e: w' D; A! k7 V$ m; j I
# f5 ]6 j- q4 I; N# ^* ^+ H( b
9 i9 H/ H% `. d作者通过美国呼吸和肠病毒监测系统(NREVSS)拿到2014-2019年五年的抽样数据,以此确定HKU1和OC43分别在流感季中检测为阳性的比例。
+ Z1 o* E; h9 C! N接下来的工作就很简单了,只要通过美国门诊流感监测网络(ILINet)就可以获得ILI(也就是流感)每周就诊的数据,结合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HKU1和OC43的就诊数据。. k8 z% |1 H' g5 Z9 i$ u: R# b* b
再通过CDC(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的FluView Interactive网站,就可以获得美国整体的流感数据,同样也就按比例获得了OC43和HKU1的感染者数据!
: |$ o5 H5 R9 Q9 w* u$ b+ D2 t/ M/ C) C7 w6 x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CDC)FluView Interactive网站截图! n1 S. d, I, k' P% z
接下来的工作就更简单了,相信每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做到:. _1 t- q$ Q2 m D: {
只要构建一个“发生率模型”,把OC43和HKU1的传播数据代入模型,确定模型的参数,就可以预测新冠在未来的传播情况!* n; Q6 u! a8 V% A( ?; O
X( ]5 D1 h7 r) \! T% {$ u* ~
这个“发生率模型”需要考虑3个参数:4 b! ]4 {. z+ \& v
( D3 G _4 q. ^5 k. n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6 Z8 A- z3 g+ t, C
1、季节性传播参数7 k( D7 j% {2 h3 @4 z9 E
HCoV-OC43和HCoV-HKU1主要在温带地区冬季爆发,说明冬季的气候和人类生活习惯可能有助于冠状病毒的传播。
' F( o6 \( _) Z0 m; X也就是说,不同季节新冠的传播能力可能是不同的。
) r: S& A$ ?% {# p2、免疫力持续的时间+ T3 |% ^1 `* g, W/ O6 b
HCoV-OC43和HCoV-HKU1免疫力只能持续大约40周,而SARS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可以相对更长,但由于缺少具体的数据,所以无法准确判断。9 q2 K, H. O. o
免疫力持续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1 _& e8 `; s8 L' w$ B. m9 a
]5 _- W) n+ C, T8 w1 H
3、交叉免疫程度! w j6 N* h$ i0 |* O9 F
很神奇的一点是,不同的β冠状病毒可以诱导相互之间的免疫反应。) ?) O+ ?! K2 d) e7 `2 X$ u
当初祸害人类几千年的天花,就是死在了牛痘这个猪队友的交叉免疫之下! F7 q% _. T. e0 }" t
如果对于“交叉免疫”这个概念不理解的话,我可以打一个比方:
$ P) Y) N0 z; O$ D# n. ?; d比如你买了郭麒麟的皮肤,就不光能获得郭老师的父爱,还很有可能获得于谦老师的遗产!: [0 D- n6 H- X O( e
, J+ H( n+ z/ I, ~% R调整以上三个模型参数,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就可以得到OC43和HKU1两种病毒的传播数据,结果发现与实际的传播情况拟合得非常好!. B7 M1 K/ I2 |* A, {* I. z
所以,这个模型是非常靠谱的!
+ D& o1 a+ ~" q" D0 t& H3 X, t ^. o* s2 v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虚线代表模拟数据,实线代表真实数据
+ `/ t. w6 }7 m0 i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想必各位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把发生率模型应用在新冠肺炎的预测中。 n* r6 {3 A. A( q
二、论文的主要结论
2 Q( i/ L7 F# c* x1、新冠病毒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扩散!4 C6 t9 }% T/ X! n1 `. A) Q
在论文的设置的所有季节,SARS-CoV-2 都!爆!发!了!7 n, G. G! A1 z* |! I% o
但前文说过,不同季节还是略有差异,比如秋冬季相交时的疫情会非常猛烈,而冬春季相交时的疫情则爆发和缓,但持续时间比较长。6 ~/ ?- \: y( W/ ]6 b+ t+ A
+ [( [" w% L7 N; b: y' \6 ])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新冠在秋冬之交的爆发会更猛烈一些! T9 e& Q+ ]. A; L
: Y& f! v' l7 p$ x
具体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拟结果如下表:
* v; T V; S! K* ]% k) F: T$ ~5 D$ r# }: V9 I1 J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新冠病毒在四季均有可能爆发,但烈度会有所不同
% A. w2 ^4 h! @9 |0 U5 w2、如果感染者痊愈后不能获得长久的免疫力,那么新冠肺炎将会和其他的人类冠状病毒一样,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不停爆发。6 f' Y5 G- ? J' b b# f' F
2 P% U+ \% n) m5 G- O7 ~7 b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抗体的有效期将直接影响未来新瓜病毒爆发的频次
9 O- m" p9 r; M# R8 L1)如果抗体的免疫力只能维持40周,那么新冠必然每年都会爆发一次(这种情况下的群体免疫策略就是一个彻底的笑话)。
( V1 h; K: n! @9 `: z, v2)如果抗体的免疫力能维持104周(两年),那么新冠会2、3年出现一次大爆发,但每年也仍然会有小规模的疫情出现。( D h. _1 G7 x0 q
以上两种情况,意味着抗体起作用的周期与疫苗研发的周期相当,或甚至远远短于疫苗研发周期,那么疫苗研发就必须成为一个常态性工作,永远持续下去,尽可能地帮人群建立抗体。
$ p9 P5 c0 } A- ~: T未来每个人每年都要至少注射一次疫苗!
: F. K) _1 l* i) z- V9 I9 ]也许是这篇论文的结论太丧,于是四位作者又给了一个最乐观的情况下的预测:
7 _4 M% ^' n. B* z$ i) h3)如果人类获得的免疫力是永久性的,新冠的感染率会大幅下降,病毒会消失五年或更长时间。
3 N# r: S$ W5 ~! q
( ]% T& G; j% p" g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最乐观的预测:疫情从明年开始彻底消失
* k8 Q; e3 C3 k, W但是,众所周知的是,RNA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变率非常高,因为复制RNA时很容易出错,这也造成了RNA病毒对环境极强的适应性。
- }4 [, C" Q# j比如HCoV-OC43和HCoV-HKU1就只能维持大约40周的免疫力。; g) }" b J$ k9 P" n
Z& [5 H. g% J& z# V, k* S所以,这种最乐观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 J- ~/ h. Z8 _% D2 b7 v, d5 W; U
. h% B0 V3 Y N- ^' b三、人类的“幸运”已经结束了, D/ e. z- G$ ~, A3 A4 R+ z( _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1 K ~. p }( Y x# h; n
这意味着:: L) Q8 r& p0 e" R$ f0 s3 B
彼此间的隔离将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际会显著减少,甚至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很多风俗习惯也会彻底消失。) L5 z' s5 s8 K2 N
: I7 B! k0 K6 L$ i8 V" \3 i7 y0 e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0 |: ~3 u) L8 D3 a: _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3 ]2 z U3 U* l
未来的服务业将受到极大的抑制,人们会压缩非必须的服务业需求,除了医疗、教育等必须的服务需求外,其他都将尽可能地抑制。) _2 d2 h9 M; Y5 n U5 d3 E& n N
例如对于人类的旅游业、餐饮业、院线、商业地产等等以及其他一切服务业相关行业可能都是重大的打击,可能彻底改变旅游业的业务逻辑。
' u" f& I: F$ I又比如NBA的收入结构可能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人类体育运动最吸金的产业,可能会变成网络游戏。! T( Z1 t$ }; e1 H1 k& n; z
7 {0 o+ \' [6 R n0 N. e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这类观众密集的体育赛事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了 y* v+ l" u o1 ^! C' s, ^# J8 k" y6 s! L
5 |$ f) i5 l& o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服务、VR、AR产业将迎来一波大发展,行业估值的逻辑已经完全改变了……: s% ]7 ~0 \8 s. }+ J, Z
! w5 T- M2 {( S7 n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 揭示了新冠疫情的绝望未来......
6 t$ J" @7 L' {; Z' D所以,时代真的变了,你准备好了吗?6 t0 T Y' u4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