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又有学生家长和学子关注志愿如何填报,其实楼主之前就这个问题写过一些文章,在这里先回顾下之前的文章吧
* A: H+ V: i% X, R7 H' N; p
- N, P0 U, u0 f% b: V- H2 I/ Z# S. S9 n6 @2 R6 I, D
" D$ ^4 U! o: v4 M9 z8 S之一:性格与命运
2 t1 J D1 B+ ]7 @3 {, b" b6 c1
5 m* g2 Y( i1 `, h
5 ~- P ?5 t" n5 b3 M " L3 ]. d% U- B1 G9 {- C
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过去有个说法,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与避凶。
2 P' {; w% J1 `4 M! O4 F1 l" u7 k- q
9 x# _: _2 K% v* J" |, m$ Z, `3 E
一命,指的是投胎,与生俱来的一切。封建王朝,皇帝的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儿子就是王爷;大臣的儿子生下来能等封荫,不必经过科举独木桥就能入朝为官,这些是天生的差距,所以命排在第一位。现代社会虽然说人与人平等,但是家庭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像李嘉诚的儿女,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够比拟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 p+ S! z/ b6 Z+ J& u. `. }' e$ X
+ T1 D+ K$ r; e
8 g5 }6 ]* i0 Q' n1 w- l二运,这个就像YY小说中的气运之子,哪怕出身平平,可是一路顺遂,买个彩票都能中五百万之类的,实力重要,运气也很重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应运而生”,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一定的,但是时运是否到来则不一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果没有秦末年的风云变幻,刘邦也只是一个乡下小混混;承平年代的枭雄,就像某读书人所说的,拉得开五石强弓,不如识得一丁字。天下太平,英雄无用武之地。
9 T5 y7 \: K: f: Y# x* _# W+ B- A7 G: K- s
1 E6 I. u4 d* u: L2 j6 O5 B- P/ N5 J
三风水、四积累阴德,这些都是虚无缥缈之说,讲究的是因果报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但是因果也不像机械的、直接对应的。否则也不会有“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之说了。后面的敬神之说亦是如此。风水、阴德、因果、鬼神之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敬鬼神而远之。- P0 ^. V9 h: {, |! |) s
9 z" K2 l7 A* A/ w$ w, ]' d W% ^, x& k" \- |2 ?( Y1 f) m2 c2 H
五读书,在科举制度下,只有读书才能做高官,踏入权力中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现象也只有科举制度下能够实现。不过在现代,读书有用,但是并不能像古代一般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重要性下降。4 e% `' \1 t$ b* t! @2 P
* N1 A R3 H$ A/ Z2 G$ t) e+ }1 V' z# H: k5 a/ i, Z6 h
六名,名字也很重要,光绪有一科殿试第一名,本来要点为状元的,可是因为其人名为“王国均”,谐音“亡国君”,慈禧不喜,另点别人为状元。而且中进士后被打发得远远地,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一县教谕的小官,可以说是为名字所累。
) Q, \# j& U) G8 e
4 @) D) z6 j# T: B( ^/ a
" i; j) b" i. v( `, g七相,这个好理解,相貌堂堂,自然引人注目,更容易成功。看看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就知道了。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推荐去听一首歌:《还不是你长得不好看》。: @8 i& `* p, f2 E
" {! `9 W, t: [7 T+ z
7 [7 c T5 I. W9 r4 T5 E
八敬神。鬼神之说,过于虚无缥缈,信之则有。大国从周伐商,讲的就是“德治天下”,敬鬼神而远之,不迷信,但对未知要心存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谨言慎行,小心驶得万年船。
' s. ?# z. A0 w: ~% t
0 b1 ]6 z7 R/ @8 S' ?: a; X% e( E" R8 I0 V6 Z) _
九交贵人,贵人对人成功很重要,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贵人愿意帮助你,是因为你自身的付出,有利用的价值。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像《无间道》中一样被人利用作棋子,而是根本没人愿意利用你。
* c, B/ j/ y. z+ [7 l( J8 O
) K: X9 o, J$ V8 W4 }
1 J' D" C0 T% f; c, Y1 y2 p" R十养生。人生是一场长跑,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最后比拼的就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一切都成空。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日本战国时代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论能力,德川家康是最平庸的一位,没有织田信长的雄霸天下,也没有丰臣秀吉的智谋百出,但是最后一统战国建立德川幕府的却是德川家康,无他,德川人称“乌龟”,活得最长,活了74岁(当时的日本人通常寿命不过50岁),熬死了同时代的战神枭雄们,笑到了最后。
9 _3 ?! i4 K9 l' i% ]
+ g8 S2 T- w _: ?6 O) d$ `( a1 Z9 c6 R1 |
择业其实并不太重要,360行,行行出状元。纵观出人头地者,各行各业均有。但是如果加入一个风口行业,比起一些夕阳行业,还是容易成功些。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女人,贤内助;每一位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一个好的配偶能够提供人脉和支持,但是很多夫妻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所以夫妻对于成功的作用有,但也不是关键因素,成功人士家庭和睦的有,离婚的也有不少。官场得意,情场失意也不少。十二趋吉避凶,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显看见形势不对,非要把脑袋往墙上撞,这不是勇敢是愚蠢或者是别有用心,博取名声。总之,不是傻就是坏。
: l; x+ X2 r2 D3 F4 D0 }- C/ ^7 I3 f; Z/ [3 ]
3 g t2 C) x r) M0 E/ P- R9 `2
; A: N) { }% _; }6 b# f* Z( [- X' E( L/ l' J
6 }+ S Y2 ^; B9 k9 Z# `& z9 g1 `
& U5 @9 }* }' ?/ F5 F! x5 j
, D9 P& W9 a, Z$ ]以上更多是从外部的因素而言,像命运这些是很难改变的,风水与积阴德过于虚无缥缈;非科举时代,读书有用,但也不是像过去一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名与敬神这些不过是信心,相貌也是父母给的,交接贵人也要有利用价值人家才会用你,身体健康很重要,找个好老婆,少奋斗三十年,但是也要人家看得上你啊。
8 M8 v' _4 V! o _# u( V% D$ K. d, r8 s; T3 v m3 S8 K
- I' u( e) A1 f) G5 I F对于一个人自己能够掌控的,无非是眼界、努力加上正确的方向。$ s3 Z! H2 w6 j5 z$ G2 b |+ E
# d3 N. d( |7 r' R/ w2 g; Z
: y; f' j/ o. J3 e7 @
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靠经验和积累,多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没啥捷径可走,就像《卖油翁》所说,无他,唯手熟耳。只能多思考,兼听则明。如果能够将种种对立的观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道,那么眼界就到了,智者不惑,说的就是这种境界。2 G- H( ^. g( k( L0 |7 P! F' O8 O
* |: P3 x! {0 l9 O, [1 k3 A' F
4 r) k# t3 r9 [0 b/ ?天道酬勤,小富靠勤,大富靠命运。一个人勤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努力,持之以恒,总会有小成的一天。当然,方向不能错误,否则南辕北辙就越努力离成功越远了。
& ?$ U+ G8 K5 X: o1 Y f
- O9 y) g/ W0 G6 F7 f2 B! P0 i3 |* }3 p% }" [; D8 |$ F/ n5 R
如何判断正确的方向,这就要靠眼界和见识了。
3 F( h0 k) W! p8 R9 |$ \, i# y2 g; ~ ?% L0 t- T* Q; [
8 r0 Y9 Z4 l( H) @! p, S这些是自我能够决定,掌控的。成小龙在人,成大龙在天。也就是说,要成大事,光靠自我奋斗是不够的,还得看命运和运气。' O/ e' p6 K. d1 M
9 x- D# L9 n$ v2 W0 o8 C9 ?2 M
& R3 q$ F0 }9 n那么,人能否决定命运、气运呢?是不是像古人说的,风水、阴德与敬神有效呢?这些是向外求,可能有效,也可能没效果。如果内求,那么就像西谚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一些命运、运气之事情。" V. V+ ? a, n$ X. X
/ l0 {/ W3 A1 M( i s
# A# m- d3 Q) a% ^8 I* E& k
你有什么样的性格,往往就会经历什么的人生。例如,一个鲁莽的人,往往会因为轻易作决策而导致后悔莫及,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因为磨蹭而错失机遇;一个喜欢怨天尤人、心态悲观之人往往在单位不得重用,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很丧的员工;而满是正能量的则有可能面对危机时准备不足、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而吃亏……
/ l0 t; H. w5 y+ |& v+ U9 S3 ^
# x( E: a4 }: G* m p人到中年,回首这些人吃过的亏、受过的罪,大多数都是有因的,并非无妄之灾,而选择这些因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无稽之谈。'
9 n1 R/ u* v" D
' t9 p' \( H' I) |! S# X6 B; K1 k f/ \5 @! m5 F
个人的性格源自父母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性格一旦形成,就会有强大的思维惯性,很难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在爱恋中的朋友最需要关注的,是另一半的性格问题,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性格不好,例如鲁莽、暴躁、没有最基本的修养,有动手和家暴倾向,离开止损为上,不要相信他会为你而改变。
: ]7 ^9 T; C9 B% P: d/ V! b" }% J* M0 S0 e
8 Z0 j. S( G d I- s/ }对于一个成年人,如果反思到自己性格有问题,每天三省,潜移默化,花上数年时间,也还是有可能改变一些性格上的问题的——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难度之大不亚于戒烟。
8 ?. I' r, z7 v7 Z! X% u
4 b/ P& a5 t) {
8 }& ^7 g4 k5 m' ~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呢?其实十全十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般。官场上,清官多庸才,贪官多能吏。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一个成功人士,往往优点很突出,但是缺点也很鲜明。其实性格优点的另一面往往是缺点,相辅相成的,就像月之阴暗面一样。3 P1 M9 \! i, t/ ~6 [& P
8 b6 E x5 [4 F' m
$ C) U6 ^+ d: j! A, W# D' e! v0 ^
一个勇敢的人,过了头就是鲁莽;一个谨慎的人,过了头就是优柔寡断。所以,一个人的性格有缺点并不可怕,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往往意味着没有优点和特长。个人的自我修养是把握住度,自我控制。
) U) i4 V" P7 h" M9 d( y, U7 H* r- _( X; L3 ^
6 n& ]+ Q/ p, w+ f3 ]% S* e# k- m& _
明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用理智控制自身的情感,不至于失控。所以古人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 ], j e* @/ m1 p% E T3 L' x# D9 ^: @3 ~
/ k1 @0 s8 @0 e# }. }5 ~之二:择业
6 S+ T6 J+ i8 q
4 ]4 ?3 Q1 Z- B, f- u8 i& D& q: Y: m( v
很多人问择业的问题,小孩选择什么专业,成年人要不要转行、跳槽。其实对于成功而言,行业并没有多重要,360行,行行出状元并非安慰人的话,而是事实如此。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官员、商人、学者,每个行业的都有,各种出身的也有,马云做互联网成功,曹德旺做传统产业玻璃也一样成功;重要的不是行业,而是个人。条条蛇都咬人,你在这个行业干不好,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习惯和性格上的缺陷,换一个行业也难以成功。9 }. v* m( |) p2 I4 Q# W2 R5 Q
) @6 J ^( ~! O' X8 F* g; j- P
+ h* _ m; [7 m( x( Q! y
那么,为何有热门行业和冷门行业之分呢?确实,有的行业像互联网高薪,而有的夕阳产业收入低,看上去一片萧条。问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稀缺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热门产业去的人多,过几年供过于求,变成红海;而冷门专业大量人离开,慢慢又会好转起来,所以从长期来看,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其实也都差不多。看到风口、看到猪在飞,往往已经过热,就像炒股票追高,多半是站岗的下场,冷门专业也是如此,看上去门可罗雀,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开端。& z/ s& ]0 a/ e/ i* m
' N; n$ b' h: y6 k$ b* w+ S5 g5 H+ t% z/ i" w. ~6 w( u9 B
举个例子吧:俺有个同学,天资聪颖。聪明人嘛,喜欢追逐热点。当初在高中也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角色,当年填志愿是先填后出成绩,他第一志愿填清华(勇气可嘉),结果差几分后面的高校又不收非第一志愿的,兜底去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采矿专业。这个是服从分配调剂来的,艰苦专业,没人看好。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铅锌矿待了几年(那矿效益不错,就是地方偏僻了点),觉得矿业没前途,当时金融最热门,考研,金融跳槽到银行部门;干了一段时间,觉得银行的生活枯燥无味,下海创业,开创投公司,追互联网风口;结果在2008年左右矿业大热,他当年的同学入股、投资矿的一个个都发了,又回去搞矿业,被一个老板聘请做矿长,不料矿业盛极复衰,价格一路下跌腰斩,老板亏了数亿跑路;而互联网此时又火起来,他又回过头扎进互联网行业,结果最近又遇到寒冬,企业大裁员、不景气……所以兜兜转转,一事无成。( }& r* |/ k) K! e9 `! u
0 V" }6 b4 E) J* j z
# b: T$ g" `5 i9 b( V# U$ T
反观其他的同学,在一个领域内努力扎根的,现在都到了收获的时候。走官场的,从乡镇干起的,不少人都成为实权部门的负责人;做生意的,开工厂的、开矿的、做房地产的、哪怕是开饭店的,长期在一个行业或相近的行业深耕的,都还有一定的成就;当年成绩远不如他考师专的当老师的,都有做了重点中学校长的,日子过得蛮不错。
( j3 Y7 _6 ?$ @% K- U! I/ V, f; O# u( C3 `7 ?$ d# |/ f$ X9 l& i
3 @7 x" s" p% v- `5 m( W当然,这并非说不要择业。择业要看兴趣、爱好和家庭条件来,不要带有什么偏见。像什么文科理科,艰苦专业和热门专业,其实综合来说,区别都不大。女孩子、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稍稍避开艰苦专业,可以去追求梦想;家庭条件不好的,其实可以从事一些辛苦一点的,但是初期好就业的专业(后期无论是文科、理科,什么专业区别都不大);家庭条件尚可的,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一旦选择好后,就不要轻易跳槽,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可能成功,三心二意追热门,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沉没成本,样样懂样样不精通,最后一事无成。4 V- R) A1 Z7 J3 f! t
, m/ J8 Z- s+ W2 a% Y
; R$ |; L' v9 ~* ]; I1 d* c
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专业,父母不要包办。一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判断,父母又不是神仙,没法预测未来的事情,包办如果以后不如意子女会怪父母,而且会不开心——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好,干一行恨一行是常态,自己选择的才无怨无悔;二是年轻,心不定,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可以试错,年轻人可以跳槽,可以选择。不过在三十岁多岁必须得确定自己的道路,老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因为年纪大了,学新的行业没几年要退休了,干不出啥成绩。除非是有主业,干点副业倒无所谓。当年有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考研屡屡没考上,37、8了还要考,最后因为扩招考上了,但是过几年毕业了,没有单位和学校愿意接受——人家也愿意用年轻人,年纪太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用人单位不划算,最后找的单位还不如未考研之前的单位。
$ _3 G# a; D+ n! M0 V+ g) e" }, V
% ]5 U* j: L8 n) F( F8 ^
" k' k1 U) @* N: R1 y+ ]父母不要把学校还有专业看得太重,大学不过是一个文凭,大学学的东西90%在工作中用不上,大学最大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培养性格,职业训练在其次。- B; o# j/ F! j- x- N: z# U
: }3 o* u# B) H1 l t! `
; Z6 O" c4 P( Q对于小孩子不要期望过高,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我们自己也是一样。能够有份工作、有碗饭吃,家庭幸福,就可以了,降低期望值,这个并不难达到,儿女有出息是意外之喜,没有出息平平常常也挺好的。
) v8 V! p: X( P3 c& L" _6 H8 \ \ r `6 z. \! A0 {/ X7 m N6 Z
5 `! C5 q5 a$ X
4 {: ~! @. j. d之三:志愿与职业规划 ( u& ^1 g4 z( f+ E7 c$ E5 n
1
6 @& j# G* j4 @' C% [+ s/ `
' V/ k& h& X# E9 f$ a8 I( k) ?
I+ D3 I6 L) O, ~8 X5 P. V& V以下进入正题,写篇新文谈谈高考志愿填报吧。这事情说重要也不重要,因人而异。对于上层社会、中产阶级和家境贫寒的人而言,选择不一样。上层社会去读大学,更多是结交人脉,理解社会,人家读一个哲学,不妨碍人家回来接班,中产阶级考虑的就要多一些,既考虑就业,也要考虑职业的后续发展前景;寒门子弟,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以后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要靠后,就像一个要饿死的人,首先考虑的是有馒头吃,填饱肚子,再谈其他。, u& X8 f6 s% g2 l; ?. [, [ i
) D' i4 F" }) c1 ~+ P2 b& k+ V0 J
0 L6 k: C0 e" ^( [( H1 X4 U
说起来很抽象,还是举个例子吧,也是楼主亲身经历。在楼主的年代,初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一是考中专,二是上高中。那时候考上中专就能吃国家粮,包分配,所以在农村很多农家子弟都是趋之若鹜。成绩最拔尖的都去考中专,成绩较好的才去上重点高中。4 i! F3 N s, c/ e2 ~. ~ l
+ U8 T+ v5 |$ V' {" n$ Z楼主当年一位初中同学,年年考试都是片区第一、县里名列前茅,妥妥的学霸,但他家庭条件很差,最终考了师范类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乡下小学当老师。毕业10年20年后相聚,当年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考上大学,进了大中城市,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同学聚会上他也直言后悔,如果再坚持下读三年高中,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但当时他家的条件,年年拖欠学费,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粮票都拿不出来,靠老师救济才不至于中午饿肚子,不去考中专拿补贴而去读高中,很少人敢去冒险。) b% a: V+ W4 `+ Q* ]5 t, J
; }8 F' o8 Q4 F6 M# P- q+ Y% n
: W, N5 D$ Y' |就像一些演员,最开始不出名没戏可接,只能下海接三级片,但像舒淇一样能够出名之后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的总是少数。这就是人生的两难选择吧。4 m4 s. [9 |$ H' ^1 h
/ K' J$ M8 P( g( k/ p1 a4 m' J' a! y% r6 E2 Y
就像楼主一再强调的,专业其实并不重要,一是任何专业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例如好就业的专业必然有其缺陷,要不就是特别难读容易挂科,要不就是地矿油之类艰苦专业,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跟家人聚少离多,要不就是职业前景受限,例如护理类,职业天花板就是护士长,院长之类大多是医生出身。. Z' D% L9 z! O' g; o
# j0 U5 q) k. ^1 _& q, U
. r- v/ t( h" i3 S9 R" \/ D E而在大城市、职业光鲜必然就业困难,因为从业者众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至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任何专业都有春天也有人满为患之时,你现在觉得是热门,说不定过几年就变冷门了。
7 L. o; F# S9 S" c$ c8 O8 H' ]" M0 \' ?' l
: r c, U: _( K( T& h之前金融财会很热门,现在金融成了民工,不是少数几所金字塔顶端学府毕业,基本上就只有站柜台的命,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行长”(之前的储蓄所长)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由于国家大兴土木,有一段时间建筑土木相当热门,但这两年大量土木人提桶跑路,导致名校土木招生一落千丈,无人问津;计算机也大火过一段,但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也开始降温;冷门专业变热门的也有,如马哲,近年来由于讲ZZ,之前无人问津的马哲、马克思学院火起来,清华马哲的学子直接进云南省委组织部,还有部委党务部门也选了不少名校马哲毕业生,是我们那年代名校毕业生才有的待遇。( x4 ]7 @9 C, G
! S% @7 h, ]1 }9 T: e
% h1 w& m) G, L. ~& N: m进这些部门意味着什么,体制内的都懂……
' e* [6 t, f9 W P5 o% Z1 o) X* {( X
* t9 C! [ A/ a- U- v' C1 ] y8 f2 W M2 \& Z& b
还有些专业,经过了冷热几轮轮回。如地矿、国土、生态环境类相关专业,由之前的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近几年由于内卷和经济形势的变迁又开始艰难起来。专业都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当下来预测未来是不准的。
, h* T, L$ P) ?3 Y' A3 O) z. T' N+ X
3 l; H5 w0 f/ n0 {" z2 6 E, Q, i5 W* }6 i7 L6 e
$ G, l) `- m- y0 X5 d; a0 G0 z5 U
说说填志愿的几个原则吧,第一原则,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要看孩子喜欢什么,性格和爱好是什么。就像金庸《白马啸西风》这些都是好好的,但偏偏不喜欢。楼主之前说过一个例子,国防科技大学算名校吧?考上后衣食无忧。但在湘雅二医院,碰到过国防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得抑郁症要退学的,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不要说前途了,就连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很多学生受不了军队的作风,军队讲究绝对的服从,哪怕是同级生,人家是学生干部你路上碰到要敬礼,周末出校园都要请假。……
, C; s& `/ O& m% O$ K
0 f3 F2 ?5 A1 Y0 b3 k% I
5 ^- A6 t6 |! a! q; f: f) U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言。
) ~0 i- t+ G5 V- n' N7 B9 |
9 j. Z! q8 I1 m3 j* I3 x8 _7 U9 @0 U2 q/ C( @1 \
第二原则,分数高选学校,清华北大毕业,头部行业无所谓专业,就是学考古都是大师,分数低才考虑专业。再说985、211可以走选调生,既然是从政,专业有啥关系?+ ]. l" w% K! f' P) k' }
: {0 }0 v. O: {5 H7 d
* v- T9 A/ x+ K* b! w
第三原则,才是选择城市和考虑专业的舒适以及艰苦程度、男女性别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去实践,看看这个世界。一二线城市可以选择中西部地区,张雪峰说兰州大学不好,其实我觉得北上广的分数线合适,可以考兰州大学看看,毕竟也是985、211,再说了解中西部才能了解真实的大国;至于中西部地区,读大学最好去沿海大城市或者帝都,这样才能开阔眼界。
0 ~! V5 j" o! H6 U# Z; j5 ]2 C+ M. N! m3 f4 R
9 E! a- }, Z5 d6 b, {- l" K专业舒适性,例如有人语文不好,要他写个文比十月怀胎还难,这样就不能选择文科类,最好读理工科;有人数学老是挂科,哪怕理工科再好就业,你勉强考上,学起来总是考试亮红灯,十分难受,毕不了业,也没必要去受罪。艰困专业好就业,家境好的孩子就没必要去吃这个苦,例如一些地矿油专业、桥梁隧道施工,虽然收入高,但工作环境都在荒郊野外,跟家人见面都难,赚钱再多,生活质量也不高啊,以后婚姻和夫妻关系、子女关系都麻烦。7 a! V$ K& v/ _" E1 \4 ~4 D
1 e9 ?, S$ |1 ^6 n0 b6 o
! w& |+ k( T% c6 L理工专业还有一个缺点,女生少,跟军队类似,没谈个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S' w! F% N9 M7 t" n+ F
4 l, R# N- H8 f7 ?
& V" s! e( X; b& _! A1 W
其实对于女生,可以学理工科,大学里是国宝级待遇;男生,可以学文科、医学,一个班都是莺莺燕燕。不论以后专业工作如何,至少不负青春年少,老了也不留遗憾。4 x0 Z% p8 ]5 E- U) D" [* O/ x
: b5 a* Q2 \2 x% f; w" r- S
0 f: ]+ V7 p$ O) q, u" o
3 4 e( _2 w: N8 [+ V; q
' H- t1 ^' f: ?4 I6 z8 {很多人说文科工作难找,理工科好找工作,其实这些区别只是在初始阶段有点区别,后继发展,无论文理,都差不多。金融界,做好的交易员和大师学什么专业出身?理工科学物理的,文科学哲学的。
6 K9 k& S6 K/ m0 Z( X% C, f; A9 u$ C2 e3 M" r
7 L, ~' f( i! T5 |3 p如果想考研理科选数学,文科选语言文学大类亦可。讲起考研,楼主当初有一个同事,跟楼主工作后一起考研,那时候经济学、财会、土木工程大热,他选了一个相当冷门的哲学,马哲。我们都觉得奇怪,他说好考,容易上名校。其他专业都是上线人多要调剂,结果他的专业上国家线即录取,之后考上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留在广州一家高校,现在已经是该校马克思学院院长,回过头来看,他的选择无比正确,是他的能力和水平约束下的效益最大化了。1 a2 U+ e0 D1 u% Q4 Z
1 N* x D" E6 Q7 H, j9 b. t
4 y' d* r/ A% c0 M# E
虽然说专业不重要,但还是要结合实际,大致上网络上讲的一些有些道理,可以作为参考,但任何人讲的都只能参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
3 P/ G; m* H6 ^( l+ x! q6 e4 b1 J1 M l; Y$ I$ B
9 z4 X ^" W3 P$ }
家境好可以凭借兴趣爱好,家境一般综合考虑就业和发展前景,家境贫寒选工科、医科,虽然难学困难,但学出来了衣食无忧。选专业也要注意陷阱,例如医科最好选择临床,带工程的其实不是临床,例如口腔医学工程是做假牙的,当然,临床的分数要高很多。
' l m. z7 ?! B J/ u. V
9 ]+ ? ^; |7 K! \ a1 F) e! N1 K6 M) k
很多人说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料,其实除了生物工程,其他还好,化学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好,环境这些年无论是资环(矿山国土相关)还是生环(生态环境相关)就业和薪酬都还可以,生环虽然招生人数多,但现在国家对环保重视,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编制一个环评报告,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8 h$ ]* V8 E' ?8 J6 k' M) x3 J" T
+ _4 b: R' L, a* h+ _0 x- |
' p ?4 u/ O1 P/ Z3 h9 t生物工程之所以是坑,是因为美国在新世纪把生物工程当作下一个科技浪潮的突破口,希望像计算机革命一般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投入大量资源,各院校开设了大量生物工程专业……
$ I% y. U! ]% x6 F0 y& m! S7 n& L/ u# ]
9 K* M, t& @/ ~6 j @大国也跟风美国在生物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结果突破未至,造成生物工程成为天坑。像一些生物工程的名人经常在网络上出风头,其实院士你看几个是网红的?人家科研都忙不赢。这些名人一看文章发表很多,其实是生物工程专业自娱自乐,实际意义几近于无。
9 O( n* L( x% N s2 N: Y! V) W. \# |
6 S( @* u Z) j0 H/ i1 I材料其实还不错,军工和民用工业高精尖设备都不离开材料科学。但要是名校毕业,清华、中南的材料不错,一般是进研究所和军工类企业,能进去的话待遇可以。普通学校学这个就没多大意义了。
+ `# P! `! E; u; W
3 _, j" \" D& ]8 K( k3 _& d5 d6 i
2 k) F9 r* k- J7 V. W, |0 e网红张雪峰说的可以作为参考,例如没关系不要考电力,很难进电力、烟草等垄断性行业;新闻学普通人不建议……8 l2 ]# b3 B" Q0 W% W! k( `9 T) i1 ~
9 L/ J/ Q- \1 G1 |( _8 H
5 _: J9 P- q" E/ H: S新闻之前还是不错的,但这些年纸媒被电视干掉了,电视被网络自媒体干掉了,各地电视台很多工资都开不出,县级电视台在裁撤之中,新闻传媒有多大意义呢?难道毕业做自媒体?自媒体也不需要上大学学习,大学学的是官媒那一套,对进体制内有一定帮助,但要进体制内,中文文秘写作类岂不是更好?
& I3 W2 ~( K9 B. v5 s, I( {( T+ }0 g3 y! e7 C0 A# l
4 ) W+ F8 b I: P
4 D2 j- H8 k* Y是否成才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吧,专业和文凭都是敲门砖,行业潮涨潮落,没有什么永恒的热门专业,也不会有专业一直冷下去。
$ m( o* q1 J: p' C6 {# E6 d% R* b) h1 e3 D q* C0 T
4 B0 {/ ?3 i( o: T普通人的孩子,不要选择小众专业,选择一些大众的,财会之类,选择面宽,尽管竞争激烈,但招的人多。教师,这是万金油,法律之类,律师法官等从业也多。目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的局面下,不可能有什么可以捡漏的蓝海,都是红海。
- B" ~+ k; h6 v2 M0 \' ?7 m: }- `, u3 J" `
- u1 {* P# h. B' L/ ^! O
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 f1 R5 Q0 ] o! Q- |+ f) m6 x+ n6 L! {* a& l
7 Q4 `4 ^! k+ T3 {0 }; \$ k
道路无非红黄黑,也就是官学商三条路。做官的话,还得是选调生,大学生要争取入党,985、211优势大一些。考公的话,尽量不要乡镇,进去就难出来,考城市里面的事业单位都好些;当然,你有关系,去乡镇,之后再遴选省市机关,那无所谓。) ^: w7 p# W+ n9 ~9 c& E
: a/ v, r4 \1 Q3 B) {# j6 V$ o$ f6 d8 l+ X+ T
选调生有组织部门作为娘家,到基层工作几年都能回机关,哪怕不能提拔,以后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还不错。
) d0 H7 d! t/ y2 D# c: b: D0 I* ~1 b5 B1 _
2 D' S; d9 w# F+ Q9 N( Z4 P
学的话,目前至少得博士毕业,现在还要名校海归,不是学霸不要考虑这条路。
+ u2 |" O/ Q' u# g- @* ?: L
" n/ W, X5 c& r$ f5 }- K$ r+ L3 h* H1 l f
至于商业,得八面玲珑,情商高。……8 B7 J4 G. U2 V9 Z X% j
! g$ `3 N7 W5 w/ P6 _. v' j/ f4 y
) F6 T+ @; S- W+ }很多人对找关系走门路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既会做事,又会来事,岂不是更好?9 x8 ^: E8 ]+ I
5 T; e' g& }7 B$ [0 v$ G9 G在体制内,见过很多名校生混得不如二本甚至专科生,名校文凭不过是敲门砖,进入门槛后,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一是会写,文章公文写得好;二是会说,能言善道,发言得体;三是善于观言察色,情商高。' x; z3 ] u/ u2 o0 N" ?* ]
1 B9 q5 i- G( S/ o体制内很多高官是师范毕业,厅部级干部师大毕业,县处级师范专科毕业的很多,究其原因,师范类要求学生能说能写,还写得一手好字,教师出身,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这些都是官场的必修课。8 K. Z9 u3 X9 L
# Z+ Q7 o/ p. Y' Y
" f; A) I H( E/ w而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畏畏缩缩,话都讲不出来,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一切为了考试分数,所谓衡水模式、黄冈模式其实都是失败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吃饭都在刷题,这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过是高分低能,工作中有用的技能一个没培训,而且还把人搞废了。……$ K( G6 T( s) [) y( L
: n* l; l4 J {7 G5 p! b1 x2 G* O8 Z" `' o# i
在这方面,高中教师的利益跟学生家长并不是一致的,高中老师只管升学率,其他的跟老师利益不相关。……
1 E' U/ i" E* S) y$ S! `9 u! d4 j: J) j- }4 T: O# ]: i$ o% s; u# r
( N" P/ f3 H$ N o
在楼主看来,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大可不必,很多学生到社会上崩溃了,是因为当初校园里无比重视的考试分数,其实在社会上一文不值。白天黑夜身体搞垮了多考个几十分进名校,在进入单位后跟二本出来的学生没有区别。- w0 p" Y9 j! T7 `$ M: E% e3 {
0 O% d% B& e5 L d
& \( n0 A1 j7 d0 {0 T, n读书考学,读个二本以上足够了;如果二本可能都考不上,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不读高中,分流学一门技术;家境好的,可以考虑出国,或者专升本之类,以后考公考编进体制内,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如果家里有资源的话,开店在网络上谋生也未尝不可,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有去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总会有路的。+ x' V0 m# u2 b
& Q* D. j; k2 ?8 n+ Z* l- \3 c
4 F4 D6 x$ h" [# U+ S! Q8 U- Y% i关键还是对孩子性格和人品的培养。教育孩子人灵活,性格好,中正平和有包容心;有眼色,在单位不至于领导夹菜他转盘;能够融入圈子,逐步上进,百折不挠,乐观善良,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击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比什么高考多考几十分,进入985、211更重要。高考只是一时,这些性格的养成是一辈子的。
0 P d f" g' b3 {8 o/ \7 H, u9 z+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