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得胜-网上国际课程 (5edu.wi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扫一扫,访问本页面

开启左侧

志愿填报及人生择业指南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3-7-22 1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季,又有学生家长和学子关注志愿如何填报,其实楼主之前就这个问题写过一些文章,在这里先回顾下之前的文章吧
) K( V) U& S3 a4 M; O& d
8 I3 ]; S* u- I: m) m* @
! p7 Y- F3 Q0 ?' \# o, M# l

5 A8 `2 F. U! z# }- M0 M
之一:性格与命运

  g9 O1 E8 ^6 ~9 j
1
3 A' p; Q0 o& R/ t$ w( t

% D- S  O" y" F9 h7 C  P

. j/ M' y0 g+ m5 Z1 ~5 \5 Z% \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过去有个说法,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与避凶。
$ g" [* `$ n* r8 U/ L+ y% l+ N" @  w1 v, x
4 }+ S8 b; z0 p( |

/ {5 L2 D4 J. Z7 B7 J, r3 [一命,指的是投胎,与生俱来的一切。封建王朝,皇帝的嫡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儿子就是王爷;大臣的儿子生下来能等封荫,不必经过科举独木桥就能入朝为官,这些是天生的差距,所以命排在第一位。现代社会虽然说人与人平等,但是家庭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像李嘉诚的儿女,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够比拟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
5 p( |6 L: z( G
% o$ f- s: O% L. f7 X

2 _  c* O6 d3 x二运,这个就像YY小说中的气运之子,哪怕出身平平,可是一路顺遂,买个彩票都能中五百万之类的,实力重要,运气也很重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应运而生”,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一定的,但是时运是否到来则不一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果没有秦末年的风云变幻,刘邦也只是一个乡下小混混;承平年代的枭雄,就像某读书人所说的,拉得开五石强弓,不如识得一丁字。天下太平,英雄无用武之地。( e: n8 H5 ?4 m4 \

1 Y3 g7 c$ Z, t, p& {. Q" Y* e
: W, ^0 x4 y0 d1 x$ S: b
三风水、四积累阴德,这些都是虚无缥缈之说,讲究的是因果报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但是因果也不像机械的、直接对应的。否则也不会有“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之说了。后面的敬神之说亦是如此。风水、阴德、因果、鬼神之说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敬鬼神而远之。2 Y* ?( |2 b+ l% Q: ?, k% y
: e) B5 @8 R7 U, H: d+ g' W

2 m% i4 X( `: p, S五读书,在科举制度下,只有读书才能做高官,踏入权力中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现象也只有科举制度下能够实现。不过在现代,读书有用,但是并不能像古代一般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重要性下降。% w) p" g0 o7 [# T9 u6 H0 H
$ q8 _- q( w5 O" ^- s- P# g
; e! R( z' M) G. j# o+ {
六名,名字也很重要,光绪有一科殿试第一名,本来要点为状元的,可是因为其人名为“王国均”,谐音“亡国君”,慈禧不喜,另点别人为状元。而且中进士后被打发得远远地,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一县教谕的小官,可以说是为名字所累。+ \* c* o4 Q" b& |; r
" M  b/ ?# W- g+ _

. d2 h; V0 r4 R  w七相,这个好理解,相貌堂堂,自然引人注目,更容易成功。看看娱乐界的偶像明星就知道了。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推荐去听一首歌:《还不是你长得不好看》。$ _# p* P; Y( e/ C; `3 _8 K# d

' @0 y! M: B/ \2 _7 C0 w

. g) @, o8 k) o6 Y8 p八敬神。鬼神之说,过于虚无缥缈,信之则有。大国从周伐商,讲的就是“德治天下”,敬鬼神而远之,不迷信,但对未知要心存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谨言慎行,小心驶得万年船。
( Q, K, W5 B! j. }, f: Y# f/ j- `" d7 j
3 W# N2 }% o2 p& D0 E
九交贵人,贵人对人成功很重要,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贵人愿意帮助你,是因为你自身的付出,有利用的价值。人生最悲哀的不是像《无间道》中一样被人利用作棋子,而是根本没人愿意利用你。
3 G4 {  w" z6 K; a6 K7 l' _4 T7 H  T8 R
( E+ c% q: a4 H+ {( \0 c+ h8 n$ E
十养生。人生是一场长跑,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最后比拼的就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一切都成空。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日本战国时代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论能力,德川家康是最平庸的一位,没有织田信长的雄霸天下,也没有丰臣秀吉的智谋百出,但是最后一统战国建立德川幕府的却是德川家康,无他,德川人称“乌龟”,活得最长,活了74岁(当时的日本人通常寿命不过50岁),熬死了同时代的战神枭雄们,笑到了最后。
. {6 ]4 Y: F# I* N2 p
, `% `& S& f- h0 R
: m- I) ~7 W/ `) [5 m$ P! x
择业其实并不太重要,360行,行行出状元。纵观出人头地者,各行各业均有。但是如果加入一个风口行业,比起一些夕阳行业,还是容易成功些。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女人,贤内助;每一位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一个好的配偶能够提供人脉和支持,但是很多夫妻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所以夫妻对于成功的作用有,但也不是关键因素,成功人士家庭和睦的有,离婚的也有不少。官场得意,情场失意也不少。十二趋吉避凶,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明显看见形势不对,非要把脑袋往墙上撞,这不是勇敢是愚蠢或者是别有用心,博取名声。总之,不是傻就是坏。( j9 r5 e$ k* O0 M2 l" Y' G/ P

+ p- Z( M* V% u7 ]& ]# C# C' P

, y4 r" @) Q/ ?' I
2
: s1 I: z7 b9 F. R7 H, i

/ V/ ]1 b, L  P3 F+ k8 n3 E& w
/ H" K+ u. j: v! N! A
1 G1 p9 w3 A; S: H9 Y* Z% y

. `8 T  b# E  j9 Q以上更多是从外部的因素而言,像命运这些是很难改变的,风水与积阴德过于虚无缥缈;非科举时代,读书有用,但也不是像过去一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名与敬神这些不过是信心,相貌也是父母给的,交接贵人也要有利用价值人家才会用你,身体健康很重要,找个好老婆,少奋斗三十年,但是也要人家看得上你啊。
" `; ~) S8 j) f$ }2 K+ d  g( ~9 \- |) G2 L
# t$ l6 X8 J# X, K% z( Z' s. I" q
对于一个人自己能够掌控的,无非是眼界、努力加上正确的方向。9 |2 i; h$ y2 g- X7 ?
* J0 M! N3 H. J8 P. S- n

  z2 i. T* `0 D3 h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靠经验和积累,多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没啥捷径可走,就像《卖油翁》所说,无他,唯手熟耳。只能多思考,兼听则明。如果能够将种种对立的观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道,那么眼界就到了,智者不惑,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 ^7 c* N9 \( ?. s
# g$ p9 B) S& \$ `2 h  Z
' B% o3 C+ u) I" n5 R  ]
天道酬勤,小富靠勤,大富靠命运。一个人勤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努力,持之以恒,总会有小成的一天。当然,方向不能错误,否则南辕北辙就越努力离成功越远了。# O# L4 A9 M2 \% p

0 }. H! y; q! P0 n

9 b" o3 {- J- A+ n) M( ]2 ~( a如何判断正确的方向,这就要靠眼界和见识了。) R( F( r' M- J) z) v
2 l! L1 B9 `4 c5 U

5 q1 ^7 y. P/ f, l2 ~3 b这些是自我能够决定,掌控的。成小龙在人,成大龙在天。也就是说,要成大事,光靠自我奋斗是不够的,还得看命运和运气。
; _, E- E, K) B- x( w4 s! m- {& n
! {/ m$ D% Q5 [& l

$ s0 `, x6 Y6 P9 q& G; S" P# y那么,人能否决定命运、气运呢?是不是像古人说的,风水、阴德与敬神有效呢?这些是向外求,可能有效,也可能没效果。如果内求,那么就像西谚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一些命运、运气之事情。$ U. F3 w: a7 r1 H" l: x
. P* ^( V- O; B: d

: i0 Y6 ?$ c3 P你有什么样的性格,往往就会经历什么的人生。例如,一个鲁莽的人,往往会因为轻易作决策而导致后悔莫及,一失足成千古恨;而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因为磨蹭而错失机遇;一个喜欢怨天尤人、心态悲观之人往往在单位不得重用,没有领导会喜欢一个很丧的员工;而满是正能量的则有可能面对危机时准备不足、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而吃亏……
0 H0 h) g. T7 w9 a6 Y- w. F2 i. F# A/ }3 S" Z% q1 n( j; c

9 b! z! N/ m. \% r人到中年,回首这些人吃过的亏、受过的罪,大多数都是有因的,并非无妄之灾,而选择这些因跟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无稽之谈。': ]! H% H7 }( ~8 m3 X
' \" ?: `! {. k2 V1 \8 G8 O

* z: Y: [, n* P3 q7 B个人的性格源自父母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产物。性格一旦形成,就会有强大的思维惯性,很难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在爱恋中的朋友最需要关注的,是另一半的性格问题,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性格不好,例如鲁莽、暴躁、没有最基本的修养,有动手和家暴倾向,离开止损为上,不要相信他会为你而改变。* p. o) k. f) t" G9 t1 I+ T
! r3 F, Q5 x6 ~$ w/ j( M

5 Q: h& A) o+ T: L1 y5 j  e对于一个成年人,如果反思到自己性格有问题,每天三省,潜移默化,花上数年时间,也还是有可能改变一些性格上的问题的——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难度之大不亚于戒烟。
$ k2 E. \! Z, V' u( R; E8 O  _/ h
. J: q7 u7 O4 U' v0 {# U3 D

3 h5 i1 c, V1 O! {6 Z3 p什么是良好的性格呢?其实十全十美的性格是不存在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一般。官场上,清官多庸才,贪官多能吏。一个无欲无求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一个成功人士,往往优点很突出,但是缺点也很鲜明。其实性格优点的另一面往往是缺点,相辅相成的,就像月之阴暗面一样。
# E% F1 f; _& x
" z" A, u* ~0 `
9 ~, ~  X( L7 n2 [  _+ \
一个勇敢的人,过了头就是鲁莽;一个谨慎的人,过了头就是优柔寡断。所以,一个人的性格有缺点并不可怕,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往往意味着没有优点和特长。个人的自我修养是把握住度,自我控制。0 n: ^0 k) e% v4 P, D. B# u, b1 `

% X+ S8 b2 `7 c8 h, b

" O8 O2 L5 \$ o" p明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用理智控制自身的情感,不至于失控。所以古人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9 z4 m2 g1 d: ?1 J5 N7 n8 N6 s. N0 S$ e- N

% y- s+ r% N% @/ H/ {, J! {* S- d
之二:择业
7 F4 |* H5 U, k  o# b
3 l/ ?; E9 S% E

7 Z4 \. b1 W  M; Q; `0 b* C+ ~很多人问择业的问题,小孩选择什么专业,成年人要不要转行、跳槽。其实对于成功而言,行业并没有多重要,360行,行行出状元并非安慰人的话,而是事实如此。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官员、商人、学者,每个行业的都有,各种出身的也有,马云做互联网成功,曹德旺做传统产业玻璃也一样成功;重要的不是行业,而是个人。条条蛇都咬人,你在这个行业干不好,如果不改变自身的习惯和性格上的缺陷,换一个行业也难以成功。
: p: T/ f  r' N7 |# K4 ~0 b! `8 j0 _* z2 C5 o& M

& @& ?& x1 K; P; N0 g  g那么,为何有热门行业和冷门行业之分呢?确实,有的行业像互联网高薪,而有的夕阳产业收入低,看上去一片萧条。问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稀缺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热门产业去的人多,过几年供过于求,变成红海;而冷门专业大量人离开,慢慢又会好转起来,所以从长期来看,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其实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其实也都差不多。看到风口、看到猪在飞,往往已经过热,就像炒股票追高,多半是站岗的下场,冷门专业也是如此,看上去门可罗雀,往往是物极必反的开端。
* W" P' o+ G' Z, q* |% M: `) p7 Y/ N7 X0 @7 {, g2 Y- e& z% S: i

; Z5 n( t) N* y! I/ V举个例子吧:俺有个同学,天资聪颖。聪明人嘛,喜欢追逐热点。当初在高中也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角色,当年填志愿是先填后出成绩,他第一志愿填清华(勇气可嘉),结果差几分后面的高校又不收非第一志愿的,兜底去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采矿专业。这个是服从分配调剂来的,艰苦专业,没人看好。毕业后分配在广东一铅锌矿待了几年(那矿效益不错,就是地方偏僻了点),觉得矿业没前途,当时金融最热门,考研,金融跳槽到银行部门;干了一段时间,觉得银行的生活枯燥无味,下海创业,开创投公司,追互联网风口;结果2008左右矿业大热,他当年的同学入股、投资矿的一个个都发了,又回去搞矿业,被一个老板聘请做矿长,不料矿业盛极复衰,价格一路下跌腰斩,老板亏了数亿跑路;而互联网此时又火起来,他又回过头扎进互联网行业,结果最近又遇到寒冬,企业大裁员、不景气……所以兜兜转转,一事无成。7 C( Y! x& O, \* U
; w6 P* g8 x& {+ Q: f; p4 i

% `" s/ P( P. L( N) e反观其他的同学,在一个领域内努力扎根的,现在都到了收获的时候。走官场的,从乡镇干起的,不少人都成为实权部门的负责人;做生意的,开工厂的、开矿的、做房地产的、哪怕是开饭店的,长期在一个行业或相近的行业深耕的,都还有一定的成就;当年成绩远不如他考师专的当老师的,都有做了重点中学校长的,日子过得蛮不错。
, m* n! K" j+ ^2 [& R. I2 o1 m" \: n5 n' K5 U. K9 u

8 Z# @, f" |+ e( S& h9 P$ x当然,这并非说不要择业。择业要看兴趣、爱好和家庭条件来,不要带有什么偏见。像什么文科理科,艰苦专业和热门专业,其实综合来说,区别都不大。女孩子、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稍稍避开艰苦专业,可以去追求梦想;家庭条件不好的,其实可以从事一些辛苦一点的,但是初期好就业的专业(后期无论是文科、理科,什么专业区别都不大);家庭条件尚可的,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一旦选择好后,就不要轻易跳槽,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有可能成功,三心二意追热门,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沉没成本,样样懂样样不精通,最后一事无成。
! ?/ n0 R* d( V9 _/ w1 G5 H& _
8 w+ z& c8 A' w( a$ J5 s
- Y+ e7 _& N6 n5 v
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专业,父母不要包办。一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判断,父母又不是神仙,没法预测未来的事情,包办如果以后不如意子女会怪父母,而且会不开心——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好,干一行恨一行是常态,自己选择的才无怨无悔;二是年轻,心不定,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可以试错,年轻人可以跳槽,可以选择。不过在三十岁多岁必须得确定自己的道路,老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因为年纪大了,学新的行业没几年要退休了,干不出啥成绩。除非是有主业,干点副业倒无所谓。当年有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考研屡屡没考上,378了还要考,最后因为扩招考上了,但是过几年毕业了,没有单位和学校愿意接受——人家也愿意用年轻人,年纪太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用人单位不划算,最后找的单位还不如未考研之前的单位。
  b7 Y2 H4 [5 h+ u, P" x5 D' u2 R1 ^$ b/ f" L$ A. ^: V. X5 U0 ~4 I
. R( E: m  H& }5 ~" d
父母不要把学校还有专业看得太重,大学不过是一个文凭,大学学的东西90%在工作中用不上,大学最大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培养性格,职业训练在其次。# V2 N0 _; N% P* r" i& H) w
" x& _( R. ^* p: R  u6 ~- b8 e* t
9 K. N, }1 L1 I4 {% ]" E& L
对于小孩子不要期望过高,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庸碌碌的,我们自己也是一样。能够有份工作、有碗饭吃,家庭幸福,就可以了,降低期望值,这个并不难达到,儿女有出息是意外之喜,没有出息平平常常也挺好的。9 T3 X  B& c/ E- @& A( t# i9 n

" W& Q+ D' ?9 t. Y; p, \: W" U6 Z7 Q5 {3 U$ \% y

& d# t! G; F2 O( J  s0 m; u$ p
之三:志愿与职业规划

0 n' _+ X* l. y& i/ T
1
8 h: u6 j% i, G. g9 v4 L

  \! d  C: P  s0 p

0 d/ c5 n- B* d" T以下进入正题,写篇新文谈谈高考志愿填报吧。这事情说重要也不重要,因人而异。对于上层社会、中产阶级和家境贫寒的人而言,选择不一样。上层社会去读大学,更多是结交人脉,理解社会,人家读一个哲学,不妨碍人家回来接班,中产阶级考虑的就要多一些,既考虑就业,也要考虑职业的后续发展前景;寒门子弟,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以后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要靠后,就像一个要饿死的人,首先考虑的是有馒头吃,填饱肚子,再谈其他。
. C( d9 X9 |& c5 S/ A- i) p$ q1 ~: `. Q! C
7 \9 C8 F  o. U# w
说起来很抽象,还是举个例子吧,也是楼主亲身经历。在楼主的年代,初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一是考中专,二是上高中。那时候考上中专就能吃国家粮,包分配,所以在农村很多农家子弟都是趋之若鹜。成绩最拔尖的都去考中专,成绩较好的才去上重点高中。+ M/ h5 C/ u5 ]5 ^; |
3 {) u4 _/ f8 g' O4 L" ?8 o
楼主当年一位初中同学,年年考试都是片区第一、县里名列前茅,妥妥的学霸,但他家庭条件很差,最终考了师范类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乡下小学当老师。毕业1020年后相聚,当年成绩远远不如他的同学考上大学,进了大中城市,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同学聚会上他也直言后悔,如果再坚持下读三年高中,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但当时他家的条件,年年拖欠学费,中午在学校吃饭的粮票都拿不出来,靠老师救济才不至于中午饿肚子,不去考中专拿补贴而去读高中,很少人敢去冒险。0 k  ~- w* d7 X5 H

) V" Z7 N, A5 a# o+ v- r
- V; u; v* G8 ]6 R6 g# x7 {* j# z
就像一些演员,最开始不出名没戏可接,只能下海接三级片,但像舒淇一样能够出名之后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的总是少数。这就是人生的两难选择吧。
6 }. g' n! [$ K) ?8 @# m9 J0 g# I7 y' z+ v
! {# l8 i7 l* g9 d4 P
就像楼主一再强调的,专业其实并不重要,一是任何专业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例如好就业的专业必然有其缺陷,要不就是特别难读容易挂科,要不就是地矿油之类艰苦专业,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跟家人聚少离多,要不就是职业前景受限,例如护理类,职业天花板就是护士长,院长之类大多是医生出身。* q* l1 {; \2 ^/ o' R) I3 h# X" m
+ ~" a/ X/ }' L5 i6 C, _- Y4 P1 a

0 x: n/ h1 T& W+ J+ T5 F而在大城市、职业光鲜必然就业困难,因为从业者众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至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任何专业都有春天也有人满为患之时,你现在觉得是热门,说不定过几年就变冷门了。
4 z, Z. d" j6 g6 n3 [$ r& ~. y4 c: l' a( N$ V0 ?
" M1 x: C- ?0 `
之前金融财会很热门,现在金融成了民工,不是少数几所金字塔顶端学府毕业,基本上就只有站柜台的命,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行长”(之前的储蓄所长)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由于国家大兴土木,有一段时间建筑土木相当热门,但这两年大量土木人提桶跑路,导致名校土木招生一落千丈,无人问津;计算机也大火过一段,但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也开始降温;冷门专业变热门的也有,如马哲,近年来由于讲ZZ,之前无人问津的马哲、马克思学院火起来,清华马哲的学子直接进云南省委组织部,还有部委党务部门也选了不少名校马哲毕业生,是我们那年代名校毕业生才有的待遇。; A9 a  ]( J& W2 d. |  R6 r$ r
1 |: j' f. L3 j2 [! f

: _7 P% q, ?5 w8 _" R# |进这些部门意味着什么,体制内的都懂……( V- ]  d0 m2 a

; s  y! ^! `7 u) C( y  w" ]
. E, s( Z$ P1 W# Q7 O- r! {' M, [
还有些专业,经过了冷热几轮轮回。如地矿、国土、生态环境类相关专业,由之前的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近几年由于内卷和经济形势的变迁又开始艰难起来。专业都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当下来预测未来是不准的。
# t) o* l. k# M# s# L: s
( L6 b, f. T/ U: K8 w# Q8 y

2 E) O# g8 j+ W( H5 \
2

9 A9 t& c# M# ]6 |4 A
: i# f6 V" d( a& Q# ?( m
说说填志愿的几个原则吧,第一原则,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要看孩子喜欢什么,性格和爱好是什么。就像金庸《白马啸西风》这些都是好好的,但偏偏不喜欢。楼主之前说过一个例子,国防科技大学算名校吧?考上后衣食无忧。但在湘雅二医院,碰到过国防科技大学一位学生得抑郁症要退学的,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不要说前途了,就连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很多学生受不了军队的作风,军队讲究绝对的服从,哪怕是同级生,人家是学生干部你路上碰到要敬礼,周末出校园都要请假。……+ x% t6 X8 p5 o3 k& c. m1 D

) y0 j6 ~6 F0 g% k0 A$ v* j& s
2 H- n2 R1 n1 t3 m& C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言。2 a! X7 O! k) ?) a/ `6 t$ {
" y/ K2 {4 e8 @

. j2 g$ o$ K& ?9 p5 x4 t第二原则,分数高选学校,清华北大毕业,头部行业无所谓专业,就是学考古都是大师,分数低才考虑专业。再说985211可以走选调生,既然是从政,专业有啥关系?
$ f4 E: H6 r( ^! z3 t6 Q
0 n' k' N2 X' e1 c* f1 x+ ~2 g
' J' C' u9 n: P/ ^& J
第三原则,才是选择城市和考虑专业的舒适以及艰苦程度、男女性别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去实践,看看这个世界。一二线城市可以选择中西部地区,张雪峰说兰州大学不好,其实我觉得北上广的分数线合适,可以考兰州大学看看,毕竟也是985211,再说了解中西部才能了解真实的大国;至于中西部地区,读大学最好去沿海大城市或者帝都,这样才能开阔眼界。
2 z7 f$ B2 d$ v3 N5 C+ b
+ x% s, N' e/ N# X' u

; J  e, q1 d$ q# N5 d2 u: c; `专业舒适性,例如有人语文不好,要他写个文比十月怀胎还难,这样就不能选择文科类,最好读理工科;有人数学老是挂科,哪怕理工科再好就业,你勉强考上,学起来总是考试亮红灯,十分难受,毕不了业,也没必要去受罪。艰困专业好就业,家境好的孩子就没必要去吃这个苦,例如一些地矿油专业、桥梁隧道施工,虽然收入高,但工作环境都在荒郊野外,跟家人见面都难,赚钱再多,生活质量也不高啊,以后婚姻和夫妻关系、子女关系都麻烦。
" V3 r- H: A6 a! X' Z& X2 A$ S+ f( T" w" e) s1 |
/ r7 E$ i4 h6 c3 v! f7 l7 w
理工专业还有一个缺点,女生少,跟军队类似,没谈个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 n8 R! M& d0 O9 `; ?: Z1 F: j: t. y, c& j. X+ o2 x7 H
  E: d- [1 d8 G# E
其实对于女生,可以学理工科,大学里是国宝级待遇;男生,可以学文科、医学,一个班都是莺莺燕燕。不论以后专业工作如何,至少不负青春年少,老了也不留遗憾。
$ ~$ J* `+ q  I! r
* k( g$ x! k! ?6 j* O% }
; N6 H: q' q# h& E
3

! y' g0 @( d2 q  _2 Y1 L* J( D$ B# Y! W9 }$ ]# w
很多人说文科工作难找,理工科好找工作,其实这些区别只是在初始阶段有点区别,后继发展,无论文理,都差不多。金融界,做好的交易员和大师学什么专业出身?理工科学物理的,文科学哲学的。
3 W$ {6 a7 Y  M+ @* ]( Q; u0 J: ~8 `& ]* ]  t$ a

: ^5 K" u' U+ x6 s. C; j; f如果想考研理科选数学,文科选语言文学大类亦可。讲起考研,楼主当初有一个同事,跟楼主工作后一起考研,那时候经济学、财会、土木工程大热,他选了一个相当冷门的哲学,马哲。我们都觉得奇怪,他说好考,容易上名校。其他专业都是上线人多要调剂,结果他的专业上国家线即录取,之后考上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留在广州一家高校,现在已经是该校马克思学院院长,回过头来看,他的选择无比正确,是他的能力和水平约束下的效益最大化了。) X& w" h' o! G. Q
( j0 I/ H2 o: Q$ |

+ M6 ^9 \' E# L9 P7 b3 ^, b虽然说专业不重要,但还是要结合实际,大致上网络上讲的一些有些道理,可以作为参考,但任何人讲的都只能参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 `0 X7 o3 v/ e: c' ^( a) S
. \: v7 N/ _  C. [
) X; z; X! s" I! e  t5 r
家境好可以凭借兴趣爱好,家境一般综合考虑就业和发展前景,家境贫寒选工科、医科,虽然难学困难,但学出来了衣食无忧。选专业也要注意陷阱,例如医科最好选择临床,带工程的其实不是临床,例如口腔医学工程是做假牙的,当然,临床的分数要高很多。; K7 L% N5 a: E8 u8 x
% f7 Z$ P2 ~+ D1 @# f1 ]; |6 U
- V; J( u! c4 O
很多人说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料,其实除了生物工程,其他还好,化学主要是工作环境不好,环境这些年无论是资环(矿山国土相关)还是生环(生态环境相关)就业和薪酬都还可以,生环虽然招生人数多,但现在国家对环保重视,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编制一个环评报告,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0 t2 `2 T" {; _- t$ W
" i' h; S5 Z. A( h1 e* [
$ I3 `8 L# G9 q9 B- Y1 ~6 V$ D
生物工程之所以是坑,是因为美国在新世纪把生物工程当作下一个科技浪潮的突破口,希望像计算机革命一般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投入大量资源,各院校开设了大量生物工程专业……2 i+ L1 o9 V  _1 m' N, l) b
$ n+ y, [* u: B4 L* @" t1 q
( r; c3 b! P6 V
大国也跟风美国在生物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结果突破未至,造成生物工程成为天坑。像一些生物工程的名人经常在网络上出风头,其实院士你看几个是网红的?人家科研都忙不赢。这些名人一看文章发表很多,其实是生物工程专业自娱自乐,实际意义几近于无。
# v4 n; R. V, i2 N0 L5 R/ \
* y4 |8 \$ @2 j  X1 q9 g2 B6 }
# U) s5 u* p/ y; |
材料其实还不错,军工和民用工业高精尖设备都不离开材料科学。但要是名校毕业,清华、中南的材料不错,一般是进研究所和军工类企业,能进去的话待遇可以。普通学校学这个就没多大意义了。* G: b, T  b- ^( U: k

% X* b6 l& {( F6 S9 I

% s# Z" a( D" r. t$ B网红张雪峰说的可以作为参考,例如没关系不要考电力,很难进电力、烟草等垄断性行业;新闻学普通人不建议……
/ `+ g3 T# d) P$ r6 M2 L* J8 h) e( ~& l9 J6 l% N' B. @7 {

* j* ]& Y, l4 _' L8 T新闻之前还是不错的,但这些年纸媒被电视干掉了,电视被网络自媒体干掉了,各地电视台很多工资都开不出,县级电视台在裁撤之中,新闻传媒有多大意义呢?难道毕业做自媒体?自媒体也不需要上大学学习,大学学的是官媒那一套,对进体制内有一定帮助,但要进体制内,中文文秘写作类岂不是更好?2 Y6 [; a  o/ L( S" w: Y0 g8 E

" p$ b7 X7 K2 _9 J
4

; f6 X4 P9 y& l, d9 S9 U7 j
+ a0 X/ m+ a' j1 e, y
是否成才关键还是在于学生个人吧,专业和文凭都是敲门砖,行业潮涨潮落,没有什么永恒的热门专业,也不会有专业一直冷下去。
' b* m8 t5 k. i% ~6 _* [& c" B+ a2 ?7 H

$ y% g8 J" ^# Z3 }8 C+ D普通人的孩子,不要选择小众专业,选择一些大众的,财会之类,选择面宽,尽管竞争激烈,但招的人多。教师,这是万金油,法律之类,律师法官等从业也多。目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的局面下,不可能有什么可以捡漏的蓝海,都是红海。
0 j& m7 c1 I% \- w- q/ T$ p4 }8 z7 z! @: o; f! e

- U; O/ X- z3 |# O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F8 I* z4 f( t: z% M0 i/ ^2 w* {$ Z, R! l. H

" I: A) v1 I% ^  e' q& k! E. ~道路无非红黄黑,也就是官学商三条路。做官的话,还得是选调生,大学生要争取入党,985211优势大一些。考公的话,尽量不要乡镇,进去就难出来,考城市里面的事业单位都好些;当然,你有关系,去乡镇,之后再遴选省市机关,那无所谓。
! |6 ^9 B5 c' _, b6 @1 \" v1 A% p! S5 n& U) q
% v% C7 d, F" W, L% g
选调生有组织部门作为娘家,到基层工作几年都能回机关,哪怕不能提拔,以后的生活工作环境都还不错。1 i+ \+ a. I8 N6 V" x4 |
7 L0 v0 l8 y, _" c* Y

5 {" I8 O; a4 Y- g: S* y$ s0 q4 X* Y学的话,目前至少得博士毕业,现在还要名校海归,不是学霸不要考虑这条路。
. }* b" U& j8 T) g( Y
# E1 r% j0 ?9 B, [% s/ E. m6 ~5 p

0 W( s- r! H% ]. S* }至于商业,得八面玲珑,情商高。……1 m: v$ l/ E& T3 z2 U: g

. E% ?% Z5 ^3 N4 t
; H. c- m2 K- [3 o& L% T4 e  m
很多人对找关系走门路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既会做事,又会来事,岂不是更好?
8 r  W, T2 ]. n' F( s! X) h# A
4 f* ^: `3 @7 d$ R$ v% y在体制内,见过很多名校生混得不如二本甚至专科生,名校文凭不过是敲门砖,进入门槛后,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一是会写,文章公文写得好;二是会说,能言善道,发言得体;三是善于观言察色,情商高。$ v3 z" w) a* ?9 j" N
# m' e7 n" c' T
体制内很多高官是师范毕业,厅部级干部师大毕业,县处级师范专科毕业的很多,究其原因,师范类要求学生能说能写,还写得一手好字,教师出身,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这些都是官场的必修课。
) B6 P6 P8 f* d) |  v& _0 W& n  B% t( s; D( @
7 o/ T9 n. v' ~1 u0 @
而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畏畏缩缩,话都讲不出来,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一切为了考试分数,所谓衡水模式、黄冈模式其实都是失败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吃饭都在刷题,这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过是高分低能,工作中有用的技能一个没培训,而且还把人搞废了。……" Z' A) }/ Z  n' _, g
2 x+ V5 V, D6 J- J( z- Y- K8 M

8 ]% B8 n$ L% k& D$ r5 g在这方面,高中教师的利益跟学生家长并不是一致的,高中老师只管升学率,其他的跟老师利益不相关。……% M8 H2 x* t* m" W

6 |0 F) K2 z* z) p+ O. f, I
: |0 E% X& k, i) i6 U+ B9 l
在楼主看来,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大可不必,很多学生到社会上崩溃了,是因为当初校园里无比重视的考试分数,其实在社会上一文不值。白天黑夜身体搞垮了多考个几十分进名校,在进入单位后跟二本出来的学生没有区别。
' v4 S' @' t& l1 L
, H8 [+ ?0 {7 w; D/ q, @& A
- B; R* n$ h0 h. `; Z6 x& L6 l4 ^! V
读书考学,读个二本以上足够了;如果二本可能都考不上,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不读高中,分流学一门技术;家境好的,可以考虑出国,或者专升本之类,以后考公考编进体制内,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如果家里有资源的话,开店在网络上谋生也未尝不可,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有去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总会有路的。
9 O( K5 `2 Z1 Q5 t- k8 k! P
4 O9 J# B8 p; d4 r1 K
" g6 L  Q0 ^9 L8 I5 w! L5 g5 x
关键还是对孩子性格和人品的培养。教育孩子人灵活,性格好,中正平和有包容心;有眼色,在单位不至于领导夹菜他转盘;能够融入圈子,逐步上进,百折不挠,乐观善良,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击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比什么高考多考几十分,进入985211更重要。高考只是一时,这些性格的养成是一辈子的。
  a( i/ {9 u7 Z0 Q# \  H. v# Q- o
7 j9 Z) |& ~0 G5 p) h# a

微信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帖子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浏览记录|手机版首页|手机版试卷|使用帮助|无忧得胜-网上国际课程 (https://5edu.win)

GMT+8, 2025-11-14 14:01 , Processed in 0.068428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搜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